欢迎您访问全球赌博十大网站网站!
5月12日,福建省南平市水产业发展迎来新突破。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以取水权为质押物,向福建省大红袍饮料有限公司授信4590万元,首批发放贷款2000万元。这是南平市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落地,不仅破解了企业“捧着水源贷不到款”的困境,更标志着南平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。
创新机制,激活“水权金融”
南平市有大小河流700余条,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6倍、全省3.5倍,水质常年稳居ⅡI类以上。然而,长期以来取水权融资困难,优质水资源未能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在充分吸收借鉴省外相关先进经验后,南平市迅速行动。4月30日,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与南平市水利局联合出台福建省首个《取水权抵质押贷款指导意见(试行)》,创新建立“线上登记+线下备案”机制,构建了水权价值评估、抵押登记、风险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,将取水权纳入金融质押物范畴,实现了生态产品权益的市场化定价与交易流通。仅12天后,首笔贷款成功落地,实现“水权”变“资产”的关键跨越,为全市持有取水许可证的取用水户打开融资新通道。
深挖优势,探索价值转化
好水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。南平市深挖资源优势,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发布《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》,为“武夷山水”品牌筑牢品质根基。同时,成立水产业专班,出台《南平市水产业发展战略五年规划(2023-2027年)》《关于大力推进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一2026年)》等文件,深入开展水产业、果汁产业、茶产业等产业发展研究报告,构建“武夷新区核心区+县域特色区”的“一区多点”产业布局,绘就产业发展“路线图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“水生态银行”试点县的南平市光泽县,积极探索生态资源市场化运作模式,通过整合全域水资源资产,以特许经营、股权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,实现水环境治理投入与资源开发收益的良性循环,为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。
政策护航,助力产业发展
在政策支持方面,南平市建立“链长+链主+专班”“指挥部+公司”协同机制,出台《南平市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从招商引资、技改升级到人才引进,对企业提供全流程扶持。金融创新上,除成功推出首笔“取水贷”外,武夷新区供水工程已向农发行申请1.2亿元贷款支持,逐步形成“水务集团试点一重点项目突破一全域推广”的金融赋能模式,为水产业发展注入资本“活水”。
今年以来,南平市已累计开展51场走访乡贤、座谈会、推介会等活动,共走访22家企业,签约武夷新区天峰山泉、华茗园大红袍科技园等4个项目,总投资13.5亿元。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南平市护水固本守好源头碧波,用水兴业激活资源潜力,生态变现畅通转化路径,使闽江源头的一泓清水化作“金山银山”的致富甘泉。这条共生共荣的绿色发展之路,正是“两山”理念在闽山闽水间的生动实践。